中國人大常委會已經(jīng)在9月份批準了巴黎協(xié)定。11月4日,巴黎協(xié)定正式生效。巴黎協(xié)定中設定了這樣的目標:
把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yè)化前水平以上低于2°C之內(nèi),并努力將氣溫升幅限制在工業(yè)化前水平以上1.5°C之內(nèi)
有好多人詢問這究竟是啥意思,這事情涉及到全球碳預算。
2016年11月14日全球碳項目(Global Carbon Project, GCP)發(fā)布了《2016年全球碳預算報告》。
先看一張IPCC(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五次評估報告的內(nèi)容,四條曲線中的最下面那條藍色的曲線即RCP2.6情景是最接近2度溫升目標的。這需要全球排放在2050年比2010年減少40-70%,2100年實現(xiàn)零排放。巴黎協(xié)定大體是按這個曲線作為共識來談判的。
締約方旨在盡快達到溫室氣體排放的全球峰值,同時認識到達峰對發(fā)展中國家締約方來說需要更長的時間;此后利用現(xiàn)有的最佳科學迅速
減排,以聯(lián)系可持續(xù)發(fā)展和消除貧困,在平等的基礎上,在本世紀下半葉實現(xiàn)溫室氣體源的人為排放與匯的清除之間的平衡。
但巴黎協(xié)定的內(nèi)容并不足以保障2度目標,大多數(shù)研究表明,巴黎協(xié)定的承諾所對應2100年可能溫度升高約3°C。
2015年全球化石燃料及工業(yè)二氧化
碳排放總量約為36.3GtC ,也即363億噸(1GtC為10億噸碳),與2014年持平。
化石燃料燃燒和
水泥生產(chǎn)排放的二氧化碳,中國104億噸,占全球29%,超過美國的15%,超過歐盟的10%,超過美國加歐盟。2015年中國的碳排放比2014年減少了0.7%。
人均碳排放,中國是7.5噸,與美國相比還不到它一半,但已經(jīng)比歐盟平均水平7噸高了,全球平均是4.9噸,印度是1.7噸。
中國的單位GDP的碳排放這十年下降非常之快,但是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很多,而且意外的是,相當于印度的幾乎兩倍。
煤炭造成的碳排放150億噸,比去年下降1.8%。油和氣分列為12.2和6.8%,都比去年略有上升。
2015年與2014年相比,最大的差別是煤炭排放的減少和石油排放的增加.
國別來看,2015年美國碳排放減少最多1.4億噸,其次是中國,大約是8000萬噸,但印度一國增加了1.1億噸。
過去十年,中國的碳排放在世界的占比迅速上升
1870年-2015年的累積碳排放。開始歐盟和美國幾乎占據(jù)全部,到2015年,中國占比達到13%。美國是26%,歐盟是23%。
人均碳排放圖示
土地利用造成的碳排放。土地利用的碳排放總體來說核算沒有化石能源的碳排放那么準確,不確定性也高。2000年以來,總體是減少的。但印度尼西亞的森林一著大火,碳排放就會急劇增高。
土地利用造成的碳排放大體保持在50億噸左右,并有所降低,而化石能源燃燒和水泥的碳排放則從1960年的近100億噸,快速增長到363億噸。
44%的二氧化碳排放到了大氣中,31%沉積在陸地上,26%進入了海洋。
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1870年288ppm,2015年時,已經(jīng)達到400ppm.
2016年,全年的二氧化碳濃度都會高于400ppm,這是首次。
2度目標下的全球碳預算只有8000億噸了,按目前排放速度,二十幾年就能用完。
美國計劃2020年比2005年減排17%,2025年減排26-28%。
中國如果
碳強度降低60%,那2030年達峰時的排放大約是128億噸,如果碳強度降低65%,那2030年達峰時的排放大約是112億噸.
歐盟2030年比1990年減排40%,2050年將減排80%。
印度到2030年碳排放有可能達到37億噸。
2度目標下,2030年,美國、歐盟、中國和印度四大經(jīng)濟體就把全世界的
碳配額用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