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二,曰批免费视频,青青草99,国产尤物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福交,免费播放av,国产精品喷水

中瑞科學家破解水稻高產甲烷減排難題

2015-7-27 08:37 來源: 光明日報

中瑞科學家破解水稻高產甲烷減排難題

日前,國際權威科學雜志《自然》在線發(fā)表福建省農業(yè)科學院與瑞典農業(yè)科學大學專家團隊的聯合研究成果:低甲烷高淀粉水稻SUSIBA2。它有望在增加糧食產量的同時,大幅減少種植過程中產生的甲烷排放。這項成果將為減少稻田產生的強效溫室氣體排放開辟新路徑。

據了解,該研究由中國福建省農業(yè)科學院、瑞典農業(yè)科學大學等10多位專家歷時10年合作完成,福建農科院生物所是第一完成單位。

減少稻田甲烷排放是重大的科學課題。以往科學家為了控制稻田甲烷排放,多是通過控制水分、增加氧氣等栽培方式的改變,或者減少稻田土壤中甲烷菌數量。而新技術克服了上述方法無法取得突破的局限性,從植物本身入手,為該領域研究開辟了新的道路。

這支國際合作團隊通過研究,成功將大麥的轉錄因子植入水稻,有效調節(jié)水稻中碳水化合物的分配,使光合作用的產物更多地儲存于稻谷等地上部分,而不是儲存到水稻地下部分,從而減少甲烷排放。

三年的試驗表明,SUSIBA2水稻減少甲烷排放、增產稻谷的表現良好。這一技術全年可減少稻田甲烷排放50%以上,提高每公頃稻田產量4%。

近日,瑞典農業(yè)科學大學專家來到福建省農業(yè)科學院,共商后續(xù)合作計劃。專家團隊認為,他們只是提出了一種新理念、新思路,距離選育出可供大面積推廣的新品種還很遠,但至少看到了甲烷減排、稻谷增產的新曙光。今后,他們將致力闡明這一發(fā)現的科學機理,研究該技術在不同稻區(qū)、生產季節(jié)、耕作條件、遺傳背景的減排效果,探索新型水稻與稻田甲烷菌的調節(jié)關系,開展應用研究選育新品種。

據了解,若未來該成果的應用研究取得突破,選育出低甲烷的水稻新品種,將促使我國乃至全球達成大規(guī)模甲烷減排的目標。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