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二,曰批免费视频,青青草99,国产尤物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福交,免费播放av,国产精品喷水

霧霾會促進公眾綠色投資意愿么?

2019-3-14 19:26 來源: 綠色金融科技 |作者: 羅穎妮 顏靜雯


2015年,紀錄片《穹頂之下》在各大視頻網站上線,轟動一時,從此上至七旬老太,下至還在學習四則運算的小學生都記住了“霧霾”二字,意識到霧霾是一種空氣污染,吸入霧霾對人的身體健康有嚴重傷害。隨著“霧霾”二字頻繁地出現在天氣新聞、政府文件、期刊雜志,以及聲稱能夠清除有害物質的清肺顆粒的廣告里,嚴重的霧霾天氣不再只是飯后談資,而轉變?yōu)榇笠?guī)模、持續(xù)性的大氣污染問題。政府逐漸意識到治理霧霾將會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攻堅戰(zhàn),出臺一系列霧霾治理措施,包括面向公眾推出綠色金融產品,對綠色環(huán)保事業(yè)融資給予鼓勵與支持。
 

(圖片來源于網絡)

然而,綠色金融市場能不能發(fā)展得好,投資者們是不是愿意廣泛參與是不確定的,因為綠色金融市場較其他理財產品偏低的收益率,可能會向綠色投資熱情澆一盆冷水。綠色金融市場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就是投資者,因此從投資者的感受和意愿入手,將進一步揭示綠色金融市場的投資發(fā)展前景。心懷環(huán)保信念、有志于改善大氣環(huán)境的眾多投資者們是否會為綠色金融的風險買單?
 
換句話說:高頻率、大規(guī)模和持續(xù)性的霧霾事件是否改變了公眾投資者的決策偏好?傳統(tǒng)觀點一般認為天氣變化或污染事件會對投資者的情緒產生暫時的影響,從而改變其短期投資決策。但本文認為霧霾現象本質上是天氣條件與污染因素相互耦合形成的大規(guī)模持續(xù)性環(huán)境風險,既不同于短期的天氣變化,也不同于偶發(fā)的獨立環(huán)境污染事件,它對投資者的長期決策偏好可能會產生持久和穩(wěn)定的影響。

為了驗證上述假設的合理性,通過查閱風險行為有關研究,我們將文章建立在“風險感知-偏好-行為”的框架上。霧霾可能帶來身體健康方面的困擾,給交通出行造成諸多不便與隱患,破壞人們游玩、甚至是學習和工作時的好心情,這些不確定性定義為霧霾風險。上述影響因人而異,因此對每個特定的投資者而言,均存在其自身的霧霾風險感知水平。另外,人們對風險的偏好水平不同,感受到的霧霾風險很大也不能說明人們一定很希望采取行動來應對或者消除這種風險,例如喜歡風險的人就會覺得霧霾帶來的不確定性越大越有趣,因此研究中還有一個重要變量就是風險偏好,即人們對風險的喜好程度。我們通過若干個量表問題度量人們在純粹投資方面的風險偏好,這與后續(xù)探究的綠色投資意愿相呼應。


通過設計問卷,用1-5的分值來表達強度。我們運用若干個問題來刻畫上述三個變量,最后一共有517位來自全國各地的朋友為我們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數據。通過對其居住地、薪資水平、戶外活動強度等因素的分類比較,還得出了更加細化的研究結果。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我國霧霾形勢具有顯著的地區(qū)差異,對很少體驗霧霾天氣的問卷參與者提出類似“霧霾天氣是否讓您咳嗽不止”的問題,顯然是不合適的。為了增強采集數據的可信度,我們決定按照霧霾污染程度及各地政府出臺的治理政策力度,將全國各省份分為霧霾高敏感區(qū)、霧霾中敏感區(qū)和霧霾低敏感區(qū),從而對高、中敏感區(qū)運用結構方程模型進行驗證,低敏感區(qū)則用于比較綠色投資意愿水平。在517份樣本中,389份來自霧霾形勢較為嚴峻的高、中敏感區(qū),這個樣本量足以運用于結構方程模型驗證。
 
數據收集完畢后,我們用AMOS軟件對模型進行檢驗,結果表明我們的模型結構合適,數據質量良好。重點來了,模型擬合結果表明,如果投資者感知到的霧霾風險越高,ta就更愿意進行綠色投資,而投資時對風險的喜好程度,卻不會直接影響綠色投資的參與意愿。另外,喜歡高風險的投資者感知到的霧霾風險也更高。


除此之外,我們還對問卷的個別題目進行了單獨的分析。總體來看,公眾期望加強綠色金融產品的信息披露水平,了解相關環(huán)保項目的進展情況;愿意為了治理霧霾降低1%左右的預期收益率,降低的收益率是人們對大氣治理賦予的價值;長期看多環(huán)保類股票,對良好發(fā)展前景的期待也蘊含著潛在的投資意愿。
 
針對綠色投資意愿,我們還對比了低敏感區(qū)的128份樣本和高、中敏感區(qū)的樣本,發(fā)現無論是生活在霧霾肆虐的京津冀地區(qū),還是幾乎無霧霾現象的閩粵地區(qū),人們的綠色投資意愿沒有顯著差別。對于這種全社會的環(huán)保意愿,我們認為媒體的傳播效應起到了重要作用,輿論報道能夠讓無霾區(qū)群眾深切體會和重霾區(qū)群眾相近的霧霾風險,對綠色投資具有相近的參與熱情。果不其然,我們后來也從其他文獻中驗證了這一觀點。
 
現在,我們可以回答文章開篇提出的問題了??傮w而言,投資者還是愿意為綠色金融產品掏腰包的,而且不光是被霧霾深深困擾的京津冀人民,呼吸著純凈空氣的同志們也愿意為我國久違的藍天做貢獻。
 
綠色金融產品:與傳統(tǒng)金融產品以經濟利益為中心的特點不同,綠色金融產品在經濟利益之外講求金融活動與環(huán)保事業(yè)的協(xié)調,關注生態(tài)環(huán)境,重視可持續(xù)發(fā)展。在政府政策的推動下,金融活動的展開將考慮貸款方資金運用的生態(tài)效率,促進環(huán)境改善,改變以往一味追求經濟效益,忽略環(huán)境問題的自利行為。由于涉及到綠色資金的運用,綠色金融產品的環(huán)境信息披露水平也受到格外重視。

注:羅穎妮,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大四;顏靜雯,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大四
 
原文發(fā)表于:陳波,顏靜雯,羅穎妮,霧霾會促進公眾綠色投資意愿么?[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19,29(3):40-49.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