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境水化學領域的泰山北斗們:Morgan--Morel--Dzombak三代師徒
James J. Morgan教授--環(huán)境水化學領域的開創(chuàng)者
水化學是一門古老的學科,而系統(tǒng)的應用水化學知識解決環(huán)境工程的實際
問題,James J. Morgan教授堪稱第一人。他系統(tǒng)地研究了含錳離子在水體中的遷移轉化并將研究成果應用于給水處理工藝;他是最早提出混凝技術并在給水處理中應用混凝技術的先驅之一。作為環(huán)境領域最著名雜志《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的第一任主編,James J. Morgan教授以《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為載體,為無數后來者提供了展現自己研究成果的平臺。
Francois Morel教授--承前啟后的環(huán)境水化學理論學家
James J. Morgan教授的學生Francois Morel教授的強項是吸附水化學。他的強項是研究吸附反應的機理,并不拘泥于應用,這也是他為何當選為科學院院士而非工程院院士的原因。1990年,他與學生Dzombak教授的合著《Surface complexation modeling: Hydrous Ferric Oxide》正式問世。這本書是第一本詳細論述水中離子在金屬水合物表面吸附機理的著作,其理論可廣泛用于解釋水中離子在其他金屬氧化物及水合物表面的作用。該書對研究水中污染物的遷移轉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David A. Dzombak教授--環(huán)境水化學理論與實際結合的典范
Francois Morel教授的學生David A. Dzombak教授擅長于將環(huán)境水化學的基本理論應用于解決跨度極其廣泛的實際工程問題。作為理論和應用的雙重大家,David A. Dzombak教授在市政廢水回用作為冷卻水、碳埋存、低pH采礦廢水的處理、氣候變化和人口增長對美國水資源的影響等領域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作為水中離子在金屬水合物表面吸附機理的奠基人之一,David A. Dzombak教授及其合作者Athanasios Karamalidis教授于2010年出版了《Surface Complexation Modeling: Gibbsite》一書,對水中離子在金屬水合物表面吸附機理進行了開創(chuàng)性的擴充。
James J. Morgan教授
Francois Morel教授
David A. Dzombak教授
當選院士時間:
James J. Morgan教授: 1978
Francois Morel教授: 2009 (美國科學院院士)
David A. Dzombak教授: 2008
任職地:
James J. Morgan教授: 現為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榮譽教授
Francois Morel教授:曾任麻省理工大學(MIT)教授,現在普林斯頓大學任職
David A. Dzombak教授:現在卡耐基梅隆大學任職
斯坦福大學環(huán)境系璀璨群星中最閃亮的一顆--佩里-麥卡提(Perry L. McCarty)教授
1962年,坐落于北加州的工程學名校斯坦福大學決定籌建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令人吃驚的,擔負此重任的不是國際知名的專家學者,而是當時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Perry McCarty。3年之前,他才獲得MIT的博士學位。這樣一個年輕人,能夠擔負起創(chuàng)建與斯坦福大學名聲相配的環(huán)境工程系這一重擔嗎?
答案是肯定的。斯坦福大學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的發(fā)展情況,到今天大家已是有目共睹。US News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排名雷打不動的第一,平均每個教員獲得的科研經費數雷打不動的第一,擁有院士總數雷打不動的第一。。。Perry McCarty教授,以其卓越的科研和管理能力,吸引一大批頂尖的環(huán)境工程人才聚于旗下,同時又堅持教學與科研并重的方針,培養(yǎng)出了像Bruce Rittmann教授這樣開山鼻祖式的人物。時至今日,凡我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之人,談起Perry McCarty教授篳路藍縷,一手創(chuàng)建出天下第一的斯坦福環(huán)境工程系這一壯舉,莫不拜服!
Perry McCarty教授
成就:最早研究以微生物厭氧法處理有機污染物的先驅之一;最早提出“污水深度處理”概念的先驅之一;為學生Bruce Rittmann教授研究微生物好氧處理工藝做了理論和實驗上的準備。
當選院士時間:1977
任職地:于1962年起任職于斯坦福大學,現為斯坦福大學榮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