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氣候變化大會12日晚通過《巴黎協定》,為2020年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安排。歷經約兩周“馬拉松式”談判,大會達成的協定備受關注,同時獲得外界普遍好評。巴黎氣候變化大會通過的全球氣候變化新協定為控制全球氣溫和溫室氣體排放設定一系列目標。不少環(huán)保組織、科研人員和政商界人士認為,這些“雄心勃勃”的目標將推動世界轉向更為清潔的新能源。
化石燃料終結?
《巴黎協定》確定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yè)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的目標,并提出為把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而努力。新協定還指出,全球將盡快實現溫室氣體排放達峰,本世紀下半葉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
不少環(huán)保組織和政界、商界人士預計,巴黎協定設立的這些目標將促使全球轉向更為清潔的能源,可能預示著“化石燃料時代的終結”。
國際環(huán)保團體綠色和平組織總干事庫米·奈杜說,上述目標“將在煤炭企業(yè)董事會會議室和石油出口國宮殿中引發(fā)恐慌”。
環(huán)保組織350.org主管梅·伯文則說:“這意味著化石燃料時代或將終結。如果不把煤、石油和氣體燃料留在地下(不再開采使用),這一協定中確定的目標無法實現?!?/div>
美國前副總統阿爾·戈爾稱巴黎協定為“具世界性且雄心勃勃”,認為它向各國政府、企業(yè)和投資者發(fā)出“明確信號”:“全球經濟從以非清潔能源驅動向可持續(xù)增長的轉變正在堅定且不可避免地進行。”
實際上,這一轉變已經露出苗頭:發(fā)達國家
市場的煤炭價格由于污染防控措施嚴格等壓力,已經暴跌;英國僅存的一些深井煤礦由于太陽能設備日益普及,面臨關閉;而美國、德國、中國等不少國家近年可再生能源設備急劇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