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二,曰批免费视频,青青草99,国产尤物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福交,免费播放av,国产精品喷水

全國碳市場2016年全面啟動 排放量涉及30億~40億噸

2015-2-9 07:20 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作者: 歐陽凱

當前立法工作最為重要


當前立法工作最為重要

自2011年11月后,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廣東、湖北和深圳等7地先后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截至2014年6月,7個試點省市全部相繼啟動交易,共納入排放企業(yè)和單位1919家,配額總量合計約12億噸。根據安迅思統(tǒng)計,自各試點啟動至2014年底,總交易量達1514.5萬噸,其中以湖北總交易量最多,為670萬噸。

雖然距離全國統(tǒng)一碳市場啟動還有一年多的時間,但國內碳市場建設仍然有許多問題待解決。

深圳碳排放權交易所相關負責人曾對記者坦言,碳交易市場是一個新興事物,交易所在一年多的時間里,面臨最主要的問題是管控單位對碳排放權交易的認知相對比較薄弱,導致在前期準備及履約過程中產生了消極行為。

上述負責人認為,建立全國統(tǒng)一碳市場,首先碳市場的制度建設及法律基礎必須要有嚴肅性,從深圳相對有成效的履約情況來看,主要得益于對碳配額管理政策及相關辦法的出臺,企業(yè)不會有僥幸心理;其次,重視碳排放量前期數據的收集,對企業(yè)加大培訓,數據類型也要簡化,注重企業(yè)權益;第三,市場活躍性的提高,市場交易品種的豐富也會非常重要,碳金融方向的創(chuàng)新對碳市場交易的發(fā)展顯得很有必要,在碳債券和碳相關衍生產品上應該有更多探索。

“廣東碳試點是個很好的例子,比如廣東在發(fā)現到2013年的配額分配方法有欠缺,便立即在2014年更改了配額分配方法,更有效地運行廣東碳試點,完善試點。”林劍瑋指出,從歐盟設立碳交易體系的經驗來看,有再多的準備時間也未必能形成一個完美的碳交易體系,只有邊做、邊學、邊進步,才能找出問題,完善市場。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便是立法。林劍瑋認為,現階段建立碳交易市場最大的挑戰(zhàn)不是來自交易體系本身,而是怎么讓納入企業(yè)重視碳交易、積極參與碳交易、把碳交易融入企業(yè)的正常運作里。
123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