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國家溫室氣體清單的12%差異從何而來?
排放是能源消費與單位能源消費排放因子的乘積。既然表3已經(jīng)說明國家溫室氣體清單對能源表觀消費量的估計與劉文并無顯著差異,那么兩者對溫室氣體排放估計的差別就只能歸因于對排放因子的不同估計。按照劉文給出的數(shù)據(jù),其估計的噸煤排放因子為0.491-0.499tC/噸煤,而給出的國家溫室氣體清單的噸煤排放因子為0.491tC/噸煤。奇怪的是這兩個排放因子如此接近,而兩者對表觀消費量的估計又無大差異,那么怎么會在
碳排放上相差12%呢?
因為劉文并沒有給出國家溫室氣體清單的噸煤排放因子是如何計算的,因此作者根據(jù)《2005中國溫室氣體清單研究》的數(shù)據(jù)對利用參考法的噸煤排放因子進行了估算。在清單研究中,課題組考慮四個煤種:無煙煤、煙煤、褐煤和煉焦煤,對應的平均低位熱值、碳含量、氧化率及排放和表觀消費量均列在表4中。
利用表中排放量數(shù)據(jù)除以固體燃料表觀消費量的數(shù)據(jù)就得到了國家溫室氣體清單平均單位表觀消費量的排放因子為0.548tC/t,而非劉文的0.491 tC/噸煤。該排放因子體現(xiàn)了平均意義上,表觀消費一噸煤炭所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
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數(shù)據(jù)并不是基本恒定的,它受煤炭消費中各煤種比例變化的影響,當高排放因子的煤種(如無煙煤和焦煤)比例增加時,平均排放因子增加,反之則降低。因此從表觀消費量出發(fā)計算出的中國煤炭消費的平均排放因子在2005年是0.548tC/t。而劉文中對應的煤炭消費排放是1095.14 MtC(基于4342個煤礦)和1112.83MtC(基于602個煤樣)。除以2005年的表觀消費量2229.8Mt,對應的排放因子為0.491tC/t及0.499tC/t。兩者的平均排放因子相差11.6%,這也就是為什么劉文的排放比清單為低的主要原因。